道德经
10年前未命名
《道德经》又称《老子》、《老子道德经》。全书虽然只有短短五千多字,但却包涵着十分深刻的哲学思想,它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。《道德经》分上下两篇,上篇37章,下篇44章,共81章。上篇起始“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”,言宇宙本根,故称“道经”;下篇言处世,以“上德不德,是以有德”开头,故称“德经”。
道,是世界的本源,自然无为、无形无名,俗称“大道无形”。德是得道之意,即认识和体验道、遵照道的自然法则为人处事。
道指客观自然规律,德是指顺应规律。
《道德经》全书并不是仅仅停留对“道德”的简单描述上,洋洋洒洒五千字,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。老子探究了宇宙的形成,万物的本源,国家的治理,人际交往等一系列重大的政治和哲学命题。它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,即谈宇宙,谈人生,谈政治。
老子宇宙哲学的核心是“道”,他认为“道”是世界的本源。“天下有始,以为其母。既得其母,以知其子。”
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本,只有掌握了道,才能认识万物。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,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“道”派生出来的,同时道是非常玄妙的,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,它不可以用语言概念来描述,也不可以通过有形的事物来获得。
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,道生万物就是“道”通过有在无中的运动和作用产生了万物。因此,老子认为“无”是道的本源。
老子的哲学还涉及到“名”与“实”的问题——“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”,名和实是绝不能的划等号的,在现实中不仅名实不副的事时常发生,更有甚者还会有名无实,因此不要只重其名而忽其实。老子还认为天道有它的运行规律,人要顺应自然而为之,要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,
要把自然之道作为人生活的准则。
人是万物之灵,但被私心欲望所限制,“五色令人目盲;五音令人耳聋;五味令人口爽;驰骋畋猎,令人心发狂;难得之货,令人行妨。”这是不符合“道”的。老子认为就要修道,因为人只有摒弃物欲的诱惑,而满足于恬淡的生活,人生就会少点坎坷。“常无欲,以观其妙。常有欲,以观其徼”。人只有没有私心欲望,才能观察到其小至微,进一步观察到其规律及目的,这样才能体验到“道”的奥妙,从而适应和符合客观的变化。有私心欲望,就不能守静,这样就不能体验到“道”的奥妙,即便体验到的,也是有限的,这样人就很难符合客观的变化,人生旅程就会出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。所以修道就要修德,没有个人想法,事事顺客观,这就是“德”,“夫莫之命而常自然,故道生之,德畜之”。人只有去掉了私心欲望,才能放弃个人想法,而能做到事事顺应客观自然。那么在现实生活中,就能够乐观自在地处事为人,而达到“无不为”。
对人生的感悟也是《道德经》中的一个主要的内容。处在一种你争我夺、世事难料、个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的社会背景下,对于个人如何立身处世,老子强调要“谦虚”、“不争”、“柔弱”、“知足”,老子认为“柔弱胜刚强”因此要把自己放在弱者的地位上,不与人相争,事事退让。
在政治思想上,老子主张“无为”,以正治国,“我无为而民自化,我好静而民自正,我无事而民自富,我无欲而民自朴。”什么都不做,百姓就会自己去发展,这是比较理想的社会。同时统治民众要做到“不尚贤,使民不争。不贵难得之货,使民不为盗。不见可欲,使心不乱。是以圣人之治,虚其心,实其腹,弱其志,强其骨。常使民无知无欲。使夫智者不敢为也。为无为,则无不治。让国民思想空虚而能填饱肚子,淡化民众的理想而又能使身体强壮。总之,经常让民众保持既无知识又无欲望的状态,而让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又不敢不替国家效力,这样就能治理好国家。
老子主张“不尚贤”、“使民无知无欲”,让人民过自由自在的生活,设想要人民回到一种无矛盾的‘无为’境界,从而达到“相安无事”的自由状态。
在无为而治的思想下,老子主张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社会,“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死不相往来。”这虽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欢乐图,但只是老子美丽的幻想,是不可能实现的。
《道德经》所蕴含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,不是一次阅读就可以读懂的,它需要我们细细阅读、慢慢品味。